李在铭结束额外一周峰会外交避免“最坏结果”

日期:2025-11-05 浏览:

李在明完成首脑外交超级周,规避“最坏结果2025年亚太经合组织峰会落下帷幕,韩国总统李在明上任以来首次真正意义上的“大规模对内外交”。短短一周内,他就会见了美国、中国和日本领导人,韩国媒体称其为“峰会外交超级周”。从民调数据来看,这场外交秀短期内提升了他的人气——根据Realmeter 11月2日公布的数据,李在铭的支持率在连续三周下降后跃升至53%,创下数月来新高。然而,在这些耀眼的数据背后,却隐藏着诸多不确定性和隐忧。韩美“妥协协议”:真相与不平衡的交换。 10月29日,李在明与特朗普总统在峰会期间举行会谈,最终达成了一项被韩媒称为“临时喘息协议”的协议。经过三个月的沮丧在关税和投资谈判中,双方找到了妥协:对于争议最大的3500亿美元韩国在美投资项目,韩国将支付2000亿美元现金,分期实施,每年不超过200亿美元。投资收益分配暂按50:5的比例划分。美国同意将韩国汽车及零部件关税从25%降至15%,与日本和欧盟相同。表面上看,韩国似乎在一场艰难的比赛中赢得了一些让步,但仔细一看,这是一笔“不平衡的交易”。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会后立即澄清:“半导体关税不是协议的一部分。”这一步让韩国尴尬不已。即便韩国2000亿美元的投资需要得到美国的批准才能实施,外界担心的是什么?在其他方面按照惯例,主动权仍然掌握在华盛顿手中。明知大学政治学教授申律评论道:“这种关系就像外交礼物的象征——韩国提供了一顶金王冠,但得到的是一根棒球棒。”他提到了会面期间的“象征性交换”:李在明送给特朗普一顶新罗国王金冠的复制品,而特朗普则归还了华盛顿国民队新秀乔伊·克劳塞签名的球棒,这种差异反映了两国关系的现实——韩国需要美国的支持,但很难得到平等的尊重。

0
首页
电话
短信
联系